9月11日至9月22日,晋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调全市系统26名医疗器械监管业务骨干,组织开展了全方位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全市医疗器械风险隐患,严厉打击医疗器械经营环节和使用环节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放心使用医疗器械。
为了把此次检查开展得扎实有效,检查前,市局对检查人员进行了培训,紧紧围绕医疗机构、经营企业等检查要点、适用法律法规进行了详细解读,对检查中的办案技巧、检查方式进行了辅导,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模式进行了研判。
此次检查以规范经营行为、发现风险隐患为出发点,分八个检查组对全市各县(市、区)医疗器械批发及批零兼营企业、医疗机构、网络销售企业、医疗美容、隐形眼镜店、口腔诊所等单位开展了交叉检查,重点检查了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网络销售医疗器械等的进货查验、贮存、运输、销售、质量管理等方面。
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坚持行刑衔接,边检查、边规范、边宣传,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交叉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197家,对情节轻微的68家进行了限期整改,进一步规范其经营行为;对24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按规定进行查处;对存在重大风险隐患涉嫌违法经营的23家企业和单位进行了案件移送,将进一步调查核实。
通过集中检查,全市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负责人责任意识不强,对医疗器械质量安全认识高度不够;二是还存在使用过期诊断试剂、无中文标识产品,不符合贮存条件、耗材库房管理不规范、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三是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存在企业员工健康证明过期、部分医疗器械库房未分类分区管理、网络销售不熟悉网络销售知识;四是个别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长期不开展业务,但是仍然保留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员不在岗等问题。
此次检查既起到了宣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效果,又提升了医疗器械相关企业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员的守法经营意识,促进了全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规范经营,确保了全市人民群众用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