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建强 张子焕 贾升亮
近年来,山西晋城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践行“服务型市场监管”工作理念,主动创新 “三四五”工作法,积极探索网络市场一体化监管晋城路径,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聚焦“三大重点”多方位夯实监管基础
晋城市市场监管局紧紧抓住队伍建设、能力提升、科技赋能三大重点,多方位夯实网络监管基础。
强化队伍建设。实行“科长选科员、科员选科长”模式,选优配强骨干;成立执法办案电子数据取证工作专班,办理“新业态”案件16件;组建近百人的网络监管信息员队伍,延伸网络监管触角;在全市率先启动执法力量下沉主城区,打通了网络市场监管“最后一公里”。
强化能力提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集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现场教学“三位一体”,先后培训683人次;在全省首家举办网监与执法协调业务能力提升暨执法取证培训,实现线上线下执法“无缝对接”;在全市系统开展网监业务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着力打造新时代市场监管执法铁军。
强化科技赋能。连续两年投资40余万元,深化数据动态分析,及时发现各时期消费热点,明确网络市场监管重点,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定向监测,提高了监管监测的覆盖面和精准度;投入28万元购买11台移动监管取证宝,不断加强新业态新模式监管。
打通“四个循环”多维度构建监管体系
晋城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一盘棋”思想,逐步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市场监管体系。
强化系统内部融合,打通“内循环”。依托山西省网络交易监测中心系统,制定《晋城市市场监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交易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的工作方案》,主动开放省局监管平台账号156个,总局“五级贯通系统”账号136个,形成线上监测预警、线下靶向处置、实时精准纠治、全程闭环监管的网络市场监管格局。
强化部门横向协同,打通“外循环”。出台《晋城市关于进一步推进网络市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的实施办法》,建立完善各相关职能部门间常态化工作联络和信息交互机制,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工作新格局。
强化条线纵向联动,打通“双循环”。主动加强系统上下业务联系和信息沟通,并就特色亮点工作进行经验交流,形成资源共享、问题互商、力量互借、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
强化政企交流协作,打通“互循环”。加强与行业协会、电商企业的沟通合作,通过法规培训、行政指导、调查研究、问题会商等方式,营造共治氛围,形成共治格局。
落实“五大举措”多层次增强监管效能
晋城市市场监管局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原则,形成多部门联动执法新格局,实现了1+1+1>3的效果。
实行分类监管。对规模较大的平台突出全面规范,从严要求,强调主体责任落实;对平台内经营者实施信用激励,监测跟踪差评信息,定期发出消费提示;对自建网站和相关服务提供者突出抓配合、保安全,提升用户体验感;对新模式新业态等其他网络服务经营者采取包容审慎的管理方式,积累先行先试经验,定制个性化监管举措。
突出监管监测。对全市电商平台、网站、网店、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开展专项监测、定向监测、日常监测,全年共网上检查35200余家(次),实地核查经营户138个次,共查处涉网案件77件,移送公安部门6件。
开展联合指导。定期召开规范网络交易行政指导座谈会,联合市局15个科室,对电商企业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合规指导,积极引导企业诚信经营,规范发展。
推进联合整治。联合网信、公安、海关、应急、消防、邮政等部门,先后开展促发展保安全专项整治、网络销售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和即时配送企业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圆满举办全市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专项行动泽州现场会,将联合监管推向新高度。
强化帮扶指导。常态化入企帮扶解困,助力电商行业规范发展,先后培树了“行山百业”“小熊一家”“泽之侬”“智创城”“高都智慧文旅乡村e镇”“征弘食品厂”等10个成规模电商示范企业,助推全市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晋城市凭借其在山西省位居前列的经济总量,催生出蓬勃发展的网络经济。晋城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履行网络市场监管规范职责与使命,不断规范网络商品交易秩序,促进网络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现有各类电子商务经营企业26382家,亮照率99.2%,居全省第一方阵。2024年,全市网络零售额20.6亿元,同比增长11.6%。
新年伊始,晋城市、长治市、焦作市、济源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成立“晋豫两省四市网络市场跨区域联合监管协作联盟”,在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携手强化网络市场监管方面作出新的尝试探索。
(来源:2025年1月23日《山西市场导报》C02版)